破解“脱实向虚” 促经济金融良性循环
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。不能“就金融谈金融”,更不能搞“脱实向虚”的过度衍生交易。我们要始终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,摆正金融工作位置,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、健康发展。当前我国存在较为明显的“虚实背离”情况,迫切需要解决。因此,破解金融“脱实向虚”,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金融过度“脱实向虚”动摇国家根基
金融“脱实向虚”就像水总是在水渠中流,流不到田里特别是流不到旱田里,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国际经验表明,“脱实向虚”会导致国家实体经济过度空心化,大量资本涌入虚拟经济产生经济泡沫,最后破裂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。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最终必然反过来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。有关国家发生的经济金融危机多与此密切相关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告诉我们,“脱实向虚”危害巨大。
金融运行有其内在规律,一定的自我循环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,但一旦过度就会带来重大的金融风险。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是辩证的关系,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,壮大了实体经济的基础,也为自身发展提供重要的客户源泉,又反过来支持了自身的健康发展。一定要摆正金融工作位置,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、健康发展。
当前金融“脱实向虚”苗头应引起高度重视
当前,我国处在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期,表现出了与某些西方国家经历过的经济虚拟化的相似特征。经济是肌体,金融是血脉,两者共生共荣。我国拥有巨量的金融资源,近年来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在支持中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等领域仍存在明显不足,尤其是当前受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大、疫情尚未有效控制等因素影响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,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大,金融必须发挥排头兵作用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
破解金融“脱实向虚”需要多措并举
一是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。这既需要引导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,又需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,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创造条件。政府政策要努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,引导地方产业“再工业化”,而非“去工业化”,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。各级政府、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吸取以往的教训,扎实推进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去杠杆化。以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,抑制资金在虚拟部门的空转,推动资源从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。地方政府应着眼于未来,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突出位置。必须认识到只有夯实地方的实体产业基础,才能广开财源、扩大就业。同时重视监管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预期,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。政府激励机制稳定化、可预期,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。
二是彻底转变理念,金融摆脱“脱实向虚”是战略转变而非权宜之计。金融机构要从理念上、战略层面上认识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性。只有建立健全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,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难题。金融的逐利性是其生存的天然选择,但也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盈利的平衡问题。为避免银行资金“脱实向虚”,必须引导金融机构业务回归本质、发挥原有职能、提升主业服务质量,加强金融治理与监管,遏制银行资金在金融系统内部相互买卖的“空转”现象。从过往经验来看,金融系统过度繁荣过后的金融危机会带来大量违约,而这会在根本上损伤金融系统的信用,只有真正从金融本质出发,将资金投入优质的实体企业才会产生长期、稳定的回报。
三是建立切实有效的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。要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机制,落实好小微企业贷款尽职免责、失职追责的激励机制,充分激发从业人员和营业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,实现信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。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岗位管理和尽职文化塑造,树立银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价值准则,引导信贷从业人员形成尽职免责、失职追责的政策预期,道德准则和规章制度的建设须一体推进。
四是不断提高相关市场主体的竞争力。应该承认,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领域存在投资回报率偏低的情形,在这种情况下,实体经济更应该有效利用资源进行产业升级与创新,在疫情冲击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,企业更要从自身实际出发,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,开辟新蓝海,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。只有坚持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才能取得长久、健康发展,也仅有如此才能与金融系统建立长久、坚实的联系,为获得金融支持奠定坚实基础。更进一步,只有实体经济强盛不衰才能保证金融的健康发展。